服务热线:4000-288-501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网站新闻 >

能沟「通」才有执行力(四)—部门沟通木桶定

时间:2018-01-05 14:00:06 文章作者:www.cpdj.net 点击:114 查看次

部门沟通木桶定律篇「木桶定律」其意指,一个木桶能够盛水的多寡,并非取决于木桶中zui高的木板,而是取决于木桶中zui短的木板。企业中一些能力不足的单位跟不上其他单位的步调,又为了自身的绩效,在沟通时刻意不接受其他单位的意见,若又为了保住面子,或是认知失调,那么不管怎么沟通都不会有结果了。

本电视节目中有一个《小学生三十人三十一脚》的quanguo竞赛,就是将「两人三脚」游戏延伸扩大的一种比赛。这个比赛可以充分说明木桶定律的概念,就是一队的速度取决于三十人中zui慢的一位,比赛的成绩要计算到zui后一位抵达终点为止,其中即使有人跑得特别快也没有用,反而会造成大家步调失调而引发跌倒,导致整个团队全军覆没。这个比赛也充分反应出团队中彼此相互协调的重要性。

企业中各部门相互的关係也与三十人三十一脚类似,所不同的是在三十人三十一脚比赛中,三十人一字排开,一旦开跑,一眼就能看出来到底是谁zui慢而拖累到大家,检讨起来是一清二楚,没什么好辩解的。但企业可就没那么简单了,企业中要是有了能力不足的单位,想要确认到底是谁出了问题,其困难度就像在开车时,突然发现车子没力,速度拉不起来,要确认是由何因素所造成的,是同样的困难。汽车没力有可能是油管堵塞、轮胎没气、冷气启动、引擎问题、电脑故障、也可能是点火系统出了问题、或者根本没发现已经在爬坡……,凡此种种,原因各异,要是对汽车各项功能不够了解,可还真是难以判断。同样地,如果不是对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与专业够清楚了解,要想确认哪个单位就是木桶中的那块短板子,恐怕还真是不太容易。

一旦有模糊的空间,部门间的沟通就容易出问题。理想上各个部门都应有各自的专业,但在实务上却经常并非如此。企业中总是有某几个单位的能力不足,造成与其他单位无法配合,就如同木桶定律所述的,成为了拖垮企业整体绩效的拖油瓶,其他单位努力的成果,全都葬送在这些短了一截的部门。zui糟糕的是这些单位自己的专业不足却不自知,或是怕被别人知道他们才是拖累别人的元兇,就想要打迷糊仗、墨汁乱喷,而其他单位未必能够了解是这些单位的能力出了问题,于是这些单位就会怪别人要求过高或要求不合理,或是使出烟雾弹来模糊焦点,这样当然不管怎么沟通都不会有结果了。

专业不足沟通困难

在企业中,部门沟通不良zui常见的两大乱源应该就属业务单位与研发单位(这两个单位恰巧一个是企业中沟通技巧zui好的单位,另一个却属于沟通能力zui弱的单位)。这样讲并不是要诋毁这两个单位或是对它们有偏见,而是因为这两个单位特别重要,在企业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。业务与研发就像是一列火车的两个火车头,一个在前面拉,另一个在后面推,任一个只要出了问题,所造成的影响就会特别大。

当公司的业务单位销售能力太弱时,即使公司产品在市场上颇具竞争力,业务人员也照样可以达不成目标。这时聪明的业务为了遮掩自己的无能,就会把对客户的销售技巧,运用到公司内部来,虽然这些技巧对客户无法发生效用,但对于把责任推到其他单位却是绰绰有余。

于是销售状况不佳的原因就从自己的销售能力差变成了:製造单位品质不良、品管单位把关不严、技术单位支援不足、客服单位服务不好、法务单位条件太苛、行销单位促销不足,要是收款延误,还能怪财务单位没有提醒(段数更高的还可以怪公司冷气不够冷、人员流动率太大,那就连总务、人事都一併骂进去,那么还有哪些单位是没有提到的呢?)……,理由真是千奇百怪,无所不用其极。明明自己就是zui短的那块木板,却能扭转乾坤来个大逆转,变成了自己是zui高的木板,其他单位反而成了拖累业务绩效的短板子。各单位只要反驳业务单位的说法,想要据理力争,这时,业务就会使出杀手锏,抬出致胜法宝:「这些都是客户说的」,大家还真是莫可奈何,谁能证明是否真的是客户的看法,所以就只能继续打烂仗了。

这说也奇怪了,要是公司的产品设计超群、品质yiliu、服务周到又价格低廉,哪还需要业务人员?照这样的逻辑,业务单位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,乾脆直接裁撤掉算了,改找总机来接单,也照样能大卖。

只是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」,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饭碗而奋斗努力,当个人的利益与公司利益冲突时,没有那么伟大的情操来为公司牺牲奉献,只好先顾紧自己的饭碗,可千万不要被发现自己就是拖累整体前进的那一双脚。

要是遇到技术能力弱的研发单位呢?其实研发单位的压力大概是仅次于业务单位的吧!当然不同产业还是会有所差异,但今日的产业环境,企业要生存已经愈来愈靠创新研发,所以要是研发能力太弱,那可是会动摇国本的。

一个弱的研发单位,新产品的推出,相对竞争对手始终慢半拍;对于客户的需求,理解的程度总是差一些;对于产品的效能又都是少了那么一截。自己能力弱,却又爱研究,总认为自己有能力做出好的设计,于是日子一天天的拖下去,产品始终没消息,问他何时能出来,下月一定会做好,只是到了下个月,怎么又有下个月,一直都是下个月,就永远都有下个月;「科技来自于人性」,只是工程师的人性与一般人不同,工程师埋首研究,经常不食人间烟火,总以技术角度看事情,因此设计出来的东西,就只有技术人员才能理解,真正的使用者却被搞得雾煞煞,不知该如何使用;工程师设计实力差、经验不足,开发出来的产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达到要求,但只要一开始使用,就状况百出。

如果相关单位去质疑研发单位的开发能力、提供产品改良意见、或是建议该如何设计,这可就严重侵犯到他们的自尊了。要知道研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,这时,研发人员就会搬出一堆技术理论,说出一堆没人听得懂的专业术语,再提出一堆糢棱两可、令人不知如何判断的解决方案。这样,看你们谁还敢来质疑我们,看谁还敢再提供意见,你们哪懂什么叫技术啊!

拿客户当藉口、拿技术当挡箭牌,一旦部门能力太弱又想要掩饰,就会在沟通上出问题。此时,若是不针对根因改善部门能力,而只试图加强沟通,就永远都不会有效果。

把关单位刁难失职

一个奇怪的逻辑,就是事情若是做不好就都是把关单位的错;要不然就是问题是在哪个单位被发现的,就是该单位的错。这不是很奇怪吗?事情是前面单位做的、产品是製造单位生产的,负责把关的审核单位发现了问题,那当然是要检讨前面製作单位是哪里做错了,这么简单的道理、如此显而易见的逻辑错误,就怎么就是有人不明白而一再发生呢?这就像是人要是出现了发烧、头痛的现象,这是身体在发出警讯,告诉你身体的某部位出现了问题,所以这些现象都只是病徵,并非真正的病因,但大家却仍是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,发烧就吃退烧药、头痛就吃止痛药,哪里有问题就去医哪里,而不管真正是哪里出了问题。

品质的发展历程也能说明这个现象,品质zui早期的定义,认为品质是检查出来,所以品质的好坏责任在于品检单位,这个观念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早就被当成笑话了。品质观念从品质是检查出来的到品质是检验出来的、品质是做出来的、品质是设计出来的、品质是一个保证系统、一直到品质是人人有责的全面品质管理后还持续不断的在演进。只是一旦脱离了品管领域,大家的脑袋却无法平移来个同理可证,于是做不好的单位推卸责任zui简单的方式就是出了问题就都是把关单位的错误,而真正做错的单位却好像事不关己似的,当负责製造的单位出了问题却故意想推给把关单位,发生这么荒谬的事情,那你说怎么可能沟通得起来呢?

部门能力不足就有可能会把责任推给负责把关的单位,东西做不好怪品管把关太严,合约条件差怪法务把关不严谨,付款条件烂怪财务单位没有认真审查。流程愈后面的单位则愈倒楣,而zui倒楣的单位就是负责呈现zui后结果的单位,对于前面各单位的过错都要一併承担。执行单位我行我素,反正有问题把关单位要负责处理,出了状况把关单位会承担。把事情都丢给把关单位去处理,这是怎样的畸形组织,但在企业内却不断的上演着。

企业中各部门在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中都能够有一定的能力,这样彼此才能相互合作创造佳绩,要是有某几个部门能力太差,成了害群之马,那么就难保它们不会刻意的隐瞒过错,故意的扭曲事实,好隐藏自身的无能,保住自己的饭碗。大家的目的不同、方向相反,与这类能力差又不承认还想隐瞒的部门沟通无异于与虎谋皮,大家同床异梦,那沟通又怎可能会有结果呢?

 

 

  • 全站分类:财经企管
  • 个人分类:怎样才有执行力
  • 此分类上一篇: 能沟「通」才有执行力(三)—部门沟通本位主义篇
  • 此分类下一篇: 能沟「通」才有执行力(五)—部门沟通权责不清篇
  • 上一篇: 能沟「通」才有执行力(三)—部门沟通本位主义篇
  • 下一篇: 写给社会新鲜人(38)—该就业还是去创业

▲top


Warning: error_log(/www/wwwroot/cpdj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#log/log-0213.txt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Permission denied in /www/wwwroot/cpdj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spider.class.php on line 2969